人才培養
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于2002年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由原內蒙古輕工業學校獨立改建而成。2003年開始招收乳品工藝、微生物技術及應 用、工業分析與檢驗、機電一體化技術、印刷技術、制漿造紙技術6個專業的高職生。10年間,學校在專業建設和結構調整上,圍繞地方支柱產業,面向戰略性新 興產業、現代農牧業和服務業等領域,主動適應國家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地方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大局,著力打造生物、農牧、機電、信息、經管、藝 術類專業群,積極發展應用化工技術、新能源技術、現代服務業等新興專業。
學校始終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 學發展觀,堅持走“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開放活校”的發展之路,遵循高職教育辦學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突出高職教育特色,以培養具有就業競爭力 和滿足生產、技術、管理、服務一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為根本任務,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行業和企業,不斷開拓國際合作和校企合作 領域,有效實現工學結合,強力推進內涵建設,完善辦學條件,推動學院規模、質量、效益協調發展,力爭將學院建設成為辦學質量優良、辦學特色鮮明的自治區一 流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學校共設15個二級學院,招生專業從成立初的6個高職專業,到2013年高職招生專業數已達38個。包括乳品工藝、微生 物技術及應用、工業分析與檢驗、機電一體化技術、印刷技術、制漿造紙技術、數控技術、市場營銷、工商企業管理、商務英語、裝璜藝術設計、廣告設計與制作、 機械制造與自動化、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制冷與冷藏技術、服裝設計、電腦藝術設計、食品生物技術、包裝技術與設計、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旅游 管理、餐飲管理與服務、食品加工技術、應用化工技術(煤化工方向)、物流管理、電氣自動化技術、設施農業技術、畜牧獸醫、汽車運用與維修、應用韓語、生產 過程自動化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生物制藥技術、食品營養與檢測、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文秘、人物形象設計。目前有9個自治區級品牌專業,12門自治區級 精品課程,4個自治區級教學團隊。
學校現有在校高職學生近8178人。截止2013年6月,學校高職畢業生人數達到16827人(包括2013屆畢業生),歷年首次就業率都保持在90%以上,連續6年獲得“全區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學校教學儀器設備總值達8000余萬元,擁有86個實驗、實訓室和97個運行良好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為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保障。
建設一支思想政治素質好、業務水平高、專業技能強、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工作水平的基礎和保證。學校現有專任教師498 人,博士3人,碩士學位教師194人,高級職稱121人,“雙師型”教師202人。自治區級教學團隊4個、教學名師4人、教壇新秀1人;校級教學名師9 人、校級教壇新秀19人;聘任專業帶頭人(負責人)共41人、骨干教師95人。
“十二五”期間,學校進一步貫徹和落實教育部《關于制定高職高 專教育專業教學計劃的原則意見》(教高[2000]2號)、《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國家高等職業 教育發展規劃(2011-2015)》、《內蒙古自治區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十二五”發展 規劃(2011-2015)》和《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關于加快推進人才培養模式全面轉型的若干意見》等文件精神,大力推進校企合作,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經過努力探索,構建以職業技能培養為核心,以職業素養養成為主線,以知識教育為支撐,在工學結合框架下具有職業特色的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形成崇尚技能、 崇尚實踐、崇尚職業的育人氛圍,實現人才培養模式的全面轉型,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崗位適應性和就業競爭力,以適應新形勢發展對高等職業教育人才 培養的要求,彰顯高職教育特點及我校辦學特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較強專業技能和較強社會適應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我們堅信,有學校黨委的正確領導,有全體師生員工的齊心努力,只要我們堅持讓學生、教師和學校共同成長的方向,恪守讓人民滿意的承諾,我們就會有足夠的智慧克難釋疑,一定會實現辦人民滿意高職教育的共同愿景。